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676篇
  免费   5530篇
  国内免费   3974篇
医药卫生   64180篇
  2024年   84篇
  2023年   920篇
  2022年   1425篇
  2021年   2838篇
  2020年   2325篇
  2019年   1880篇
  2018年   2125篇
  2017年   1811篇
  2016年   1750篇
  2015年   2744篇
  2014年   3383篇
  2013年   2794篇
  2012年   4181篇
  2011年   4681篇
  2010年   2714篇
  2009年   2246篇
  2008年   2861篇
  2007年   2869篇
  2006年   2874篇
  2005年   2859篇
  2004年   1891篇
  2003年   1754篇
  2002年   1504篇
  2001年   1197篇
  2000年   1278篇
  1999年   1333篇
  1998年   888篇
  1997年   830篇
  1996年   643篇
  1995年   614篇
  1994年   518篇
  1993年   314篇
  1992年   393篇
  1991年   312篇
  1990年   289篇
  1989年   242篇
  1988年   225篇
  1987年   165篇
  1986年   141篇
  1985年   105篇
  1984年   46篇
  1983年   42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5篇
  1979年   15篇
  1977年   2篇
  1973年   2篇
  1935年   4篇
  19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61.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HCM) is an inherited cardiac disease, which has a marked heterogeneity in clinical expression, natural history, and prognosis. HCM is associated with a high prevalence of thromboembolic events (stroke and systemic embolic events), even if taking no account of atrial fibrillation (AF), leading to unexpected disability and death in patients of all ages. Several risk factors of thromboembolism such as AF, greater age, left atrial diameter, heart failure and others have been confirmed in patients with HCM. Conventional thromboembolic predictive models were estimated by several trials in HCM population but it turned out to be unsatisfactory. Based on those previous explorations, researchers tried to modify or develop novel models suitable for HCM population in thromboembolism prediction. In consideration of catastrophic advent events of thromboembolism, current guidelines have recommended life-long anticoagulant therapy after a single short AF.Therefore,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embolism, accurate risk stratification, timely preventive measures and aggressive management may help to avoid serious adverse thromboembolic events in HCM population.  相似文献   
62.
中脑腹侧被盖区(VTA)/黑质(SN)至伏核(NAc)通路是脑内多巴胺系统和与奖赏相关的重要通路,主要参与机体药物成瘾、动机等功能。痛刺激可激活VTA/SN-NAc通路,说明该通路可能直接参与痛信息的传递与调控。VTA/SN-NAc通路可能通过内侧前额叶皮质(mPFC)直接或间接提高脊髓背角处的多巴胺浓度,激活脊髓背角内的多巴胺2型受体(D2R),抑制脊髓背角的痛敏神经元的兴奋性从而起到镇痛作用。该通路不仅间接通过奖赏系统缓解瘙痒的症状,还能直接调控搔抓行为,参与对痒觉信息的调控。因此,VTA/SNNAc通路今后可能成为临床治疗急性和慢性痛和痒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63.
内伤咳嗽以肺失宣肃、肺气上逆为基本病机。“苦辛通降助肺法”即借助药物气味的升降作用以使肺气宣降复常的治法,用于治疗内伤咳嗽可通过苦辛配伍来助肺宣降、调节气机。张之文教授为全国温病学泰斗,提出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临床效果显著。本研究以张老医案为基础,通过数据挖掘来管窥“苦辛通降助肺法”治疗内伤咳嗽的应用规律,为内伤咳嗽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64.
65.
目的探讨PDCA教学模式在完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CME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2017年1月1日—8月1日时间段随机选取23例于我院行完全中间入路腹腔镜右半结肠癌CME术的患者,依据建档顺序作为对照组,以及2018年1月1日—8月1日时间段随机选取23例我科在施行PDCA教学模式后行相同术式,相同入路,依据建档顺序作为研究组。通过比较实施PDCA学习模式前后,两组手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情况、术后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应用PDCA教学模式后,淋巴结清扫更彻底、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量减少(P<0.05)。而肠功能恢复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PDCA教学模式后,在进行完全中间入路腹腔镜下右半结肠CME手术过程中,熟练度及手术质量有提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6.
目的构建靶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可调控活性的小分子门控嵌合抗原受体T(smgCAR-T)细胞系统并在体外验证其抗肿瘤和可调节活性。方法采用基因全长合成和磷酸钙转染法构建smgCAR-T及其阳性(CAR+-T)和阴性(CAR--T)对照细胞。同时构建表达VEGFR2的小鼠结直肠癌细胞(MCA38VEGFR2+)。验证并筛选构建成功的细胞后再体外验证CAR-T细胞靶向结合能力。在不同的效靶比下检测白细胞介素-2和肿瘤坏死因子-γ的浓度来评估CAR-T细胞的体外分泌功能,用乳酸脱氢酶浓度评估CAR-T细胞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组间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基因测序和流式细胞术证实CAR-T细胞和靶细胞构建成功。与对照组比较,CAR+-T细胞+MCA38VEGFR2+组具有最强的靶细胞杀伤能力。在smgCAR-T细胞+MCA38VEGFR2+组中,随着C16-(S)-3-甲基吲哚雷帕霉素(Rapalog)滴度升高靶细胞杀伤率逐渐升高;当Rapalog为40 nmol/L时杀伤率达到最大值,为(66.25±13.20)%。分别向smgCAR-T细胞+MCA38VEGFR2+细胞组(A和B组)加入40 nmol/L的Rapalog后,在24 h时可观察到两组杀伤率出现同步升高[(44.25±6.24)%比(49.25±5.56)%,t=1.19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置换培养基后,再次添加了Rapalog的A组中观察到靶细胞杀伤率升高明显;而未再次添加Rapalog的B组中靶细胞杀伤率升高缓慢;此时,A和B组杀伤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9.00±3.16)%比(56.50±6.61)%,t=8.873,P<0.01]。结论构建的smgCAR-T细胞在体外展现出一定的抗肿瘤活性,且其活性受小分子化合物Rapalog的可逆调控。  相似文献   
67.
目的 归纳梳理中药溯源领域的研究现状和热点,分析发展趋势。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等中文文献数据库中2003年-2020年7月与中药溯源相关的文献并进行整理和归纳。使用CiteSpace 5.5 R2进行文献关键词,作者,机构的共现分析,获取对应知识图谱。结果 整理后共收集到196篇文献,通过分析,有三个团队在中药溯源领域内有稳定合作关系;机构之间合作较少且存在地域性,研究成果存在断档;热点关键词为质量追溯,物联网,区块链,二维码等。结论 中药溯源领域现处于稳定起步阶段,发文数量逐年趋于稳定,中药溯源系统与区块链,物联网,DNA条形码技术的融合,质量追溯体系的构建是相关研究的热点。NB-IoT,EPC编码等物联网技术在中药溯源系统中的运用未来将会受到更多学者关注。  相似文献   
68.
69.
70.
目的 首次运用血清药理学方法,并借助体外细胞实验,初步探讨毛蕊异黄酮苷在血管新生方面的作用,为后期深入研究该物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参与脑缺血后血管再生修复机制提供重要帮助。方法 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随机分为两组: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假手术并作为空白血清供体,采用生理盐水灌胃;另一组大鼠预先实施右侧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手术以复制缺血性脑卒中疾病模型,并将造模成功动物作为含药血清供体,术后按照50mg/kg?bw的剂量灌胃毛蕊异黄酮苷溶液。各组动物每天早晚各给药1次,连续3天,末次给药1 h后腹主动脉采血。配置不同血清含量(5%、10%、15%)的培养基并对大鼠骨髓来源的内皮祖细胞进行培养,观察不同含药血清对EPCs形态数量的影响,进而选择适宜的含药血清,借助Transwell小室和Matrigel分别考察内皮祖细胞的迁移能力和形成管腔的能力的变化,并采用聚合酶联免疫反应(ELISA)对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以及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含量进行检测。结果 5%和10%含药血清均能促进内皮祖细胞增值且对细胞形态无影响;15%含药血清使细胞形态改变,生长受到显著抑制。10%含药血清能够显著促进内皮祖细胞的迁移作用和形成管腔的能力(P < 0.01)。ELISA结果显示,含药血清中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VEGF、SDF-1、G-CSF、GM-CSF、EPO)含量与空白血清中的各参数相比均显著升高(P < 0.01)。结论 体外实验初步表明,毛蕊异黄酮苷吸收入血后,能够调动多种内皮祖细胞动员因子进入血循环,这些物质对激活内皮祖细胞参与机体脑缺血后的血管再生修复过程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